UV固化机光油固含量是什么含义,与粘度有什么关系?
所谓固含量是指光油固化后能形成结膜物的固体成分,如固化含量为98%,意思是说lg光油经固化后有0.98g结膜,0.02g挥发掉。一般UV油固含量在92%以上。而固含 量与粘度无关,就像豆浆加卤水后变成豆腐,虽然粘度变了,但固成分是相同的。检验UV油固含量的办法很简单, 将lOOgUV油固化后,称一下,剩下的即为固成分。
UV油墨与普通油墨的区别,什么備况使用UV油墨?
UV油墨是紫外线固化无溶剂油墨,其干燥的原理同UV光油一样,光敏材料接受紫外光子后引发预聚物和稀释 剂发生聚合光化学反应。其反应时间很短,约0.10.2S, 反应后形成固化油墨膜层。反应过程中无挥发及渗透物质。 特点是快干,膜层光泽度好,耐摩擦,但价格高。普通油墨干燥原理主要是氧化、渗透、油墨内溶剂挥 发。而这三个过程都需较长时间,用九成网版普通胶印油 墨印刷,需20个小时才能干燥。
一般在平板纸印刷机印刷无吸附性承印物(如金银卡 纸、塑料表面、金属表面等)时用UV油墨印刷。因为这 些材料若用普通油墨印刷时,前一印张未干的墨会蹭到后 一印张背面使印品损坏。
UV上光油与油墨的匹配性
印刷品表面UV上光,目的是覆盖油墨以免蹭掉,另 一目的是增加表面光泽感起装饰作用。但不能让上光油对 油墨产生影响,如溶解、溶胀或渗色。若出瑰这类问题我们称UV固化机光油与油墨不匹配,反之匹配。
下面分别介绍三 种不匹配的表现及产生不匹配的原因。
① 溶解的UV固化机上光油将油墨中连结料分子分离开,使油墨分子离开原位置。宏观表现是油墨流动了,图案变花了。
② 溶胀的上光油将油墨膨胀了,使油墨分子之间牢固 度降低,油墨膜层不坚固。
③ 渗色UV光油中不参与固化的成分渗人到固化后形 成的网状高分子膜中,在一定温度下使油墨溶胀,原来被连结料固定的颜料颗粒被释放出来就产生渗色现象,表现为印刷品经上光后层次感下降。
所谓固含量是指光油固化后能形成结膜物的固体成分如固含量为98%,意思是说1g光油经固化后有O.98g结 膜,0.02g挥发掉。一般UV油固含量在92%以上。而固含量与粘度无关,就像豆浆加卤水后变成豆腐,虽然粘度变了,但因成分是相同的。
UV固化即紫外固化,UV是紫外线的英文缩写,固化是指物质从低分子转变为高分子的过程。UV固化一般是指需要用紫外线固化的涂料(油漆)、油墨、胶粘剂(胶水)或其它灌封密封剂的固化条件或要求,其区别于加温固化、胶联剂(固化剂)固化、自然固化等。在化工高分子领域里,UV也被作为辐射固化的简称,UV,也就是UV紫外光固化,是利用UV紫外光的中、短波(300-800纳米)在UV辐射下,液态UV材料中的光引发剂受刺激变为自由基或阳离子,从而引发含活性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(树脂)聚合成不溶不熔的固体涂膜的过程,是一种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、环保的、低VOC排放的新技术,20世纪80年以后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。
UV固化技术所采用的树脂体系,涉及到一种基本低聚物、实质上它是一种低分子量(约2500)的预聚物,常用的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(聚氨酯丙烯酸酯),环氧丙烯酸酯,聚酯丙烯酸酯或聚醚丙烯酸酯,乙烯基醚那些不含丙烯酸酯的低聚物之类,也正被逐渐采用。低聚物的粘度较高,为便于施工和提高交联固化速度,需要加入单体作为活性稀释剂来调整树脂的流变性。活性稀释剂的结构对最终涂膜的性能如流动性,滑爽性,润湿性,溶胀性,收缩性,附着力以及涂膜内部的迁移性是有重要影响的。活性稀释剂可以是单官能度的,也可以是多官能度的,后者较好,因为它可以使固化时的交联度提高。对活性稀释剂的性能要求有、稀释能力、溶解性、气味、降低介质粘度的能力、挥发性、官能度、表面张力,聚合时的收缩性,均聚物的玻璃化温度(Tg),对整个固化速度的影响力和毒性。所采用的单体应该对皮肤刺激性并经Draize测定其值不超过3级的单体。